一、綠化地的整理
綠化地的整理不只是簡單的清掉垃圾,拔掉雜草,該作業的重要性在于為樹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,保證根部能夠充分伸長,維持動力,吸收養料和水分。因此在施工中不得使用重型機械碾壓地面。首先要確保根域層應有利于根系的伸長平衡。一般來說,草坪、地被根域層生存的厚度為15厘米,小灌木為30厘米,大灌木為45厘米,淺根性喬木為60厘米,深根性喬木為90厘米;而植物培育的厚度在生存厚度基礎上草坪地被、灌木各增加15厘米,淺根性喬木增加30厘米,深根性喬木增加60厘米。其二確保適當的土壤硬度。土壤硬度適當可以保證根系充分伸長和維持良好的通氣性和透水性,避免土壤板結。第三確保排水性和透水性。所以填方整地時要確保團粒結構良好,必要時可設置暗渠等排水設施。第四確保適當的PH值。為了保證花草樹木的良好生長,土壤PH值控制在5.5-7.0范圍內或根據所栽植物對酸堿度的喜好而做調整。第五確保養分。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是礦物質百分之45。
二、表土的采取和復原土壤
土壤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長,要對其進行理化性質化驗分析,從酸堿度、孔隙度、透水透氣性以及持水性等進行分析、測試,再采取相應的消減、施基肥、客土等措施。尤其是土壤的翻挖度、客土質量、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、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關要求。表土的采取和復原土壤是花草樹木生長的基礎,土壤中的土粒是構成團粒結構。適宜植物生長的團粒大小為1至5毫米,小于0.01毫米的孔隙,根毛不能侵入。一般情況下,表土具有大量養料和有用的土壤團粒結構,而在改造地形時,往往剝去表土,這樣不能確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長條件,因此應保存原有表土,在栽植時予以利用。在表土的采取及其復原過程中,為了防止重型機械進入現場壓實土壤,避免團粒結構遭到破壞,使用鏟車掘取表土,并按照一個方向進行,表土直接平鋪在預定栽植的場地,不要臨時堆放,防止地表固結。掘取、平鋪表土作業不能在雨后進行,施工時的地面狀況應該十分干燥,機械不得反復碾壓。為了避免在復原的地面形成滯水層,平鋪時要很好地耕耘。
表土復原地的地基應耕起一定的厚度,以便和復原表土合為一體。采取深耕方法讓土地風吹日曬,從而達到復原地膨軟的目的,如果下層土質不好,應改良土壤,土壤改良度以80-100cm為宜(含表層)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蘇州庭院綠化,蘇州苗木基地,蘇州花園花境設計,蘇州庭院養護,蘇州廠區民宿綠化,蘇州御卉景觀園林有限公司歡迎您的蒞臨!